在刘浩存含泪唱《一秒钟》片尾曲的时候,旁边的两个年轻女孩低声说:“这部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?”不能理解啊! 听到这句话,我也在问自己:看到了吗? 一切好的电影,看起来似乎都很简单,但却能让人一言不发。 张艺谋费心制作的这一部电影,应该不会这么简单。 01。 影片画面,是最真实的身体语言。 故事和主题是电影的潜在语言,而画面正是电影的身体语言。 这句话直观直接,直截了当。 影片的开头,如文章的起笔,没有吸引力,没有别开生面,没有伏笔,只会进入平庸的不入流行列。 影片以一个人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疾行开始。 步履坚定,身躯矫健,在茫茫荒漠中显得如此无助,仿佛被狂风裹着的一粒流沙。 这种开头,一开始看起来并不深奥,但一看到结尾,才发现这其实是有意识的。 最后还是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结束了,但是,此时沙漠里没有了狂风,远处的草丛依稀可见。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,原本弱小的张九重(张译扮演的角色)脸上露出微笑,眼中充满希望。 同一个人,身处不同的时空,就会有不同的精神境界,就像一粒沙子,或者沉静,或者漂泊。 “一秒钟”,开头和结尾都是荒漠,看似漫不经心,当你细细品味这部电影讲述故事的时代背景,展示人物命运的真实场景时,你是否还觉得这是巧合? 那两个月只能看一部电影的年代,难道就是文化生活贫乏的沙漠吗? 影片中的画面,不是语言,而是比语言更有力量,因为它能直接进入人的内心。 02。 此时此刻,是否值得守望? 这部电影的故事似乎很简单。 某一年代的“坏人”,为了观看电影前的新闻专题片中的一秒钟女儿形象,竟历尽艰辛,不惜威胁放映员,最终被放映员抓住。 电影里的那一秒,太短了,短得几乎看不出来。 也许有些人不明白,张九声反反复复看了那一刻,有没有意义?为那一秒钟的电影,他拼命地和人们斗争,值得吗? 而这一秒,对主人公来说,似乎就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。 身为“坏蛋”的张九声,看起来已经是一个被宣告社会死亡的幽灵,但是他寻找和守护的“一秒钟”,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根支柱。 一刻钟,的确很短。与漫长的一生相比,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微不足道。 假如这最重要的一刻也能放弃,纵然一生再长,又有何意义呢? 生活是由一连串一连串一连串的瞬间积累而成。 有些一秒钟,是一个人心中最珍爱的东西,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,寒冬中的一团篝火。 正如电影里的电影,一秒钟,只有几格照片就能填满,但人生信念和希望的根基,也许就在一秒钟,亲人的身影出现了,就是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,就是一分不可磨灭的亲情。 03。 一部好电影,看完才开始。 影片从诞生之日起,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:可以创造梦,可以描绘梦,可以重现过去的噩梦,可以阻止未来的重现。 有些人说《一秒钟》是张艺谋向电影致敬的作品。 但是这一点也大大低估了张艺谋的能力。 事实上,从电影《归来》中,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表达克制背后的强烈情绪。 讲悲剧性的,不必哭。 静默还原历史本身,通过反思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,是艺术家应该做的。 对那些懂得那段历史的人来说,一切都仿佛是昨天,人们簇拥着看电影,就连电影幕布的反面也是人满为患。 一位电影放映员,由于影片稀少,也成了有势力的人物。 如今,年轻人不能理解那个年代的物质匮乏,也就很难理解相应的扭曲和荒谬。 也许,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原因? 与人接触过,经历过的人,真的看懂了电影,读懂了导演的心意,真的不好说。 您认为“一秒钟”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