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話說不論什麼牌子的路由器, 只要是用BCM4708為CPU的的溫度都相當可觀, 我自已的刷了DDWRT, 未超頻時約75度, 超頻到1000MHz約85度.
網上有為R6300V2和EA6700加風扇的教程, WZR-1750DHP卻完全沒有, 一來用家較少, 二來本身的溫度控制也較好, 三來是內部結構不同, 散熱片直接嵌在外殼上, 內部空間小, 加風扇比較麻煩.
不過無論如何, 冬天也85度實在太熱了, 夏天隨時過百! 在一次刷壞了FW變磚開箱救機時, 順手改改散熱, 主要原理是把導熱較差的膠墊換成金屬, 其餘照用原廠設計
拆機: 去掉貼紙, 擰開2口螺絲, 然後使勁撬吧, KO一堆卡扣後, 會發現中間的CPU被雙面膠紙黏在散熱片上, 用力撕開就可以了. 這時機殼就拆下來了, 雙面膠紙要保留, 裝回時用得上的.
主板上的CPU被金屬罩保護著, 小心用大頭針把金屬罩挑開, 這時還看不到CPU的. 入眼是一大塊導熱墊, 小心用大頭針挑出, 才能見到CPU本體. 這塊導熱墊就是下手的關鍵, 由2部份組成, 第一是一整塊厚導熱墊, 第二時一塊薄回形墊. 回形墊最好能保留, 不然最好自己做一塊. 厚導熱墊連接CPU硅晶和金屬罩, 薄回形墊則圍繞CPU硅晶, 連結CPU的基板和厚墊.
導熱墊明顯沒有被壓的痕跡, 用剛性物料代替變得可行. 用卡尺量度厚導熱墊的準確厚度, 我的是3.00mm正負0.02, 然後用金屬做一個尺寸和厚墊相近的. 建議用鋁, 方便加工, 而且不生銹, 導熱也好. 銅也可以, 不過工料都較貴. 具體尺寸為18.5x20.5x3mm, 加工精度為正負0.5,0.5,0.02. 由於金屬導電, 所以薄回形墊必要保留, 防止金屬導熱墊走位做成短路, 事實上, 18.5x20.5的尺寸己和金屬罩的空間一樣, 本身已經沒有移動空間了, 但還是保守點好.
組裝時先放回形墊, 露出CPU的硅晶, 再放大量硅脂(電腦CPU用的那种), 放金屬墊, 再放硅脂, 蓋上金屬罩. 改裝完成. 開機看看溫度, 沒有外殼的情況下應不到60度, 否則是金屬片太薄了接觸不良要重做. 這時候再裝外殼, 先把雙面膠紙黏在外殼上, 然後扣上卡扣上好螺絲, 重新開機, 應該可以涼快得多了
這改裝是一個月前做的, 目前表現良好, 當時沒有拍照, 但相信機主一定看明白我說什麼的.
對於無條件自行加工金屬的朋友, 可以在淘寶上訂製. 長寬18.5x20.5, 誤差大點也沒所謂, 厚度則不同, 厚一點裝不上, 薄一點接觸不良, 訂製時最好2.90, 2.95, 3.00, 3.05, 3.10, 3.15各訂2塊. 反正工料不值錢, 運費最貴, 到時逐塊試, 看看那塊最合適
由於這篇文章主要給WZR-1750DHP的用家, 小弟在這裡問問, 有人可以教我怎由DDWRT變回做原廠固件嗎??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