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后由 kissofwolf 于 2020-10-22 10:08 编辑
近一年折腾家里的WiFi组网,测试了不少设备,说说感受。下面都是有线组网的。
1. 斐讯,开始的时候用了两台K2P,刷了Hiboy的Padvan,单台性能和稳定性没得说,很棒。但问题在于无法漫游,且一个小房间不能覆盖。这个房间有网口但是在电视机后面,K2P放不进去。
2. 华为,AX3 Pro买了两台,有线组网可以,发热厉害,同样是小房间覆盖不好,且外壳做的非常粗糙。无法刷固件。没有AP模式,主节点需要插LAN口。
3. 小米,AX3600+AX1800组网。AX3600效果非常不错,本身信号很好。还能顺便覆盖到小房间,虽然小房间内信号不均匀。AX3600无法刷固件。没有AP模式,主节点需要插LAN口。单机吞吐量很牛。这个组合我用了很久,小米这次做的真的很不错,目前也是性价比之选,强烈推荐。唯一的缺点就是AX3600体积有点大,但这可能也是信号覆盖更好的原因了。
4. 小米刷集客:AX1800和AX5有集客固件,但非常不稳定,刷了一次就放弃了。
下面几款都是AC+AP方案,用POE交换机供电。
5. UBNT,unifi系列的AC Pro和AC lite组网。全系列白色塑胶外壳,初看有苹果风,但容易老化变色。需要买控制器,或者自己在电脑上安装控制器软件。控制界面做的非常现代。有了控制器以后,配置相当简单。不过unifi系列控制器只是做数据统计和配置分发,缺乏主动的RF侦测功能,在商用机型中算是比较一般。单机吞吐量还是可以的,稳定性也不错。漫游依靠IEEE标准,效果一般。
6. CISCO,1852i和1815i,前者体积巨大。后者很小巧,是近期的产品。另外还有1810W,体积偏大。买不起控制器,用的vWLC,装在电脑上。工作稳定性可以,信号一般,漫游效果可以。但是折腾不同国家和不同版本的固件非常麻烦,我买的有新加坡的,美国的,中国的版本。就算都买中国的版本,要配置到好用也不容易。有一台1810w买来还是坏的,无限重启。如果家用,建议直接上已经刷好ME固件的1815i,配置相对容易一些。单机吞吐量一般。
7. Aruba IAP 135,这是802.11N时代的产品,一代经典了。拿在手里就是个大铁坨子。当年的1.6GHz的单核处理器,性能强大,3*3。缺点就是不支持AC,现在都AX了。但一般家用足够,自带控制器。缺点就是颜值不高,体积偏大,重量有点重。固件只支持到6.4,无法和3XX系列的AP组网。但100多块钱一台的价格,还要什么自行车!
8. Aruba IAP 305和303。这两个都是AC产品了,前者三天线,后者双天线。家用没必要用更高型号了。外形小巧,背壳是金属的,散热好,颜值很高。刷IAP固件都自带控制器,固件最低6.5,最高8.7。新版本固件界面好看一些,6.x固件都和90年代一样了。网线在角上平着插入,很容易放在电视机后面的狭小空间。组网容易,但前提是固件版本一致,区域一致。建议买的时候看好,型号后面带RW的就是rest of world,适合在国内使用,如果是US或JP,就没法和RW组网了。单机吞吐量一般。Aruba带有RF侦测,可以不依靠kvr进行漫游,是有两把刷子的。
总的来说,性价比之选,我推荐小米AX3600作为主节点组网,结合同系列的AX1800, AX6和AX5组网,性能非常高,稳定性没有问题,单机吞吐量高。而AC+AP方案,UBNT可以在淘宝店铺买到,店家也有技术支持,这一点比较友好,单机吞吐量也高于cisco和aruba;CISCO和Aruba,可以找供应商购买和配置,也可以自己看看二手设备,会有些折腾。Aruba在性能和配置难易度上,相对平衡些,自己有点动手能力,更在意颜值和稳定性,对单机吞吐量没有特别要求,愿意闲鱼二手的可以考虑。
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