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后由 small_5 于 2020-4-3 01:31 编辑
基于这位meyerd大神的源码编译的V2版本(版本号d8d1257):https://github.com/meyerd/n2n。全平台都编译了,另外也上传了LUCI的源码,可以自己添加到固件里面。
基本介绍:http://blog.csdn.net/yetyongjin/article/details/7419894 看这个吧,我就不废话了。
增加功能:
1、启动脚本检测无网的情况下会自动延迟到有网后再启动N2N,避免在无网情况下启动N2N以后造成无法连通的情况。
2、meyerd在之后的版本里面添加了edge -L和-i两个参数,LUCI我也添加了这2个参数对应的选项,一个是设置本地IP,另一个是设置NAT打洞间隔。
3、添加了定时IP检测的功能,当PING不通指定IP时会重启N2N(间隔从1分钟到60分钟可选)
2019/07/28更新:版本号:2.7.3,添加定期解析服务器IP选项(edge的-b参数),使用动态域名的情况下,建议开启(可以和检测IP功能同时开启。)
2019/07/22更新:修改启动脚本和守护进程,避免出现启动失败的问题。BIN我就不编译新版本了,平台太多了,需要的自己去编译吧
2019/03/29更新:由于之前使用的SDK编译出来的IPK,会自动添加一个libssp的依赖,导致非潘多拉平台上会安装失败,已经换OP18.06的SDK重新编译上传。
2019/03/28更新:修复进程守护的脚本错误。
2019/03/27更新:修复LUCI部分一些BUG,修复watchdog脚本一些BUG。(分为OPENWRT18.06与非OPENWRT18.06两个版本)
2018/02/19更新:修改LUCI界面
2018/02/16更新:调整LUCI界面
commit 3d132f25482254d00818451373c646512dfea01d (2017年2月23日)
多了2个参数
-L <local_ip> | Add local ip to bypass between same nat problem
-i <interval> | Set the NAT hole-punch interval (default 20seconds)
注意:
1、测试过这2个新加的参数不是必须要设置的。
2、在其他系统上运行edge或者supernode,也请使用此地址的源码中的V2版本进行编译。如果使用https://svn.ntop.org/svn/ntop/trunk/n2n里面的源码进行编译,因为不兼容是无法连接的。
关于打洞的问题,这取决于网络环境了,简单说下:
1、双方中只要有一方是完全锥形NAT(NAT1),可以直连;
2、双方都是非对称型的NAT(受限型NAT:NAT2和端口受限型NAT:NAT3),这种情况可以打洞,通过supernode握手以后,双方的数据不再经过服务端;
3、一方为受限型NAT(NAT2),另一方为对称型NAT(NAT4)可以打洞,通过supernode握手以后,双方的数据不再经过服务端;
4、一方为端口受限型NAT(NAT3),另一方为对称型NAT(NAT4),这种情况无法打洞,数据要走supernode中转;
5、双方都为对称型NAT,这种情况也是无法打洞的,数据要走supernode中转。
组合图如下所示: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